• 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概况  教师名录
    • 教师名录

    • 2025.05.22
      研究方向:(1)先进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工艺和模型;(2)基于人工智能的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教育背景:2006年7月-2011年9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2002年9月-2006年6月 南京大学,学士学术经历:2020年1月-至今 复旦大学教授2016年10月-2019年12月 高通公司 主任研究员2011年10月-2016年9月 英特尔公司 资深研究员荣誉获奖:国家级高层次青年引进人才2019上海市高层次引进人才2020高通超级星和高通之星奖(共6次)2016-2019英特尔逻辑技术发展奖(共2次)2011-2016学术成果:近期代表性论文:(1) Baowei Yuan; Zhibo Chen; Yingxin Chen; Chengjie Tang; Weiao Chen; Zengguang Cheng; Chunsong Zhao; Zhaozhao Hou; Qiang Zhang; Weizhuo Gan; Jiacheng Gao; Jiale Wang; Jeffrey Xu; Guangxi Hu; Zhenhua Wu; Kun Luo; Mingy
    • 2025.05.22
      助理研究员党政办公室职员电话:51355200邮箱:liuyan_ly@fudan.edu.cn地址: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微电子学院院办楼205室
    • 2025.05.22
      研究方向:新型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器件与工艺(e.g. Oxide Semiconductor, Ga2O3)功能器件与电路(Oxide Functional/Hybrid Devices and Circuits)高迁移率电子器件及可靠性(High Mobility Devices & Reliability)欢迎微电子、物理、材料、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同学报考!教育背景: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09年),博士学术经历:2015年07月-至今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2012年10月-2015年06月日本东京大学,JSPS Research Fellow2009年04月-2012年10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Research Fellow荣誉称号:上海市科委“浦江计划,2016日本文部省JSPS研究基金,2012ICSICT 最佳海报,2008
    • 2025.05.22
      https://webplus.fudan.edu.cn/login.jsp?inner=1
    • 2025.05.22
      简要介绍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教授,杰青,博导。2010年于安徽大学获得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2010-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分别任博士后、副研究员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非易失存储技术、神经形态器件、类脑计算、存算一体芯片及系统。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优青和重点等项目。在Science、Nat. Nano.、Nat. Electron.、Nat. Commun.、Adv. Mater.、Nano Lett.、IEEE ED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Google引用13000多次,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5项,美国发明专利8项。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电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奖项。代表成果[1] Rui Wang, Tuo Shi*, Xumeng Zhang, Jinsong Wei, Jian Lu, Jiaxue Zhu, Zuheng Wu, Qi Liu*, and Ming Liu, “Implementing in-situ self-organizing
    • 2025.05.22
      简要介绍刘明,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2017年度何梁何利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刘明院士长期从事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在存储器模型机理、材料结构、核心共性技术和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等方面做出了系统、创造性贡献。代表性成果包括:建立了阻变存储器(RRAM)物理模型,提出并实现高性能RRAM和集成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拓展了新型闪存材料和结构体系,提出新的可靠性表征技术、失效模型和物理机理,开发了国内首款自主IP的8M纳米晶和1G NOR 型存储芯片。发展了集成电路加工技术,广泛应用到掩模制造、国家重大工程急需的特殊器件和信息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对新型存储器和集成电路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有重要意义。代表成果 刘明院士发表SCI收录论文300多篇,论文被SCI他引
    • 2025.05.22
      简要介绍 青年研究员,博导。2015年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微电子学士学位;2019年在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9-2021年在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7月至今,在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担任青年研究员。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上海市基础研究特区等项目,曾获国家教育部U40、自然基金委优青、上海市科技创新启明星和复旦大学学术之星等荣誉。 研究方向为新结构、新机理逻辑存储器件设计,以及对应的系统集成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和IEDM等世界顶级期刊和会议。提出了亚纳秒非易失闪存新机制,速度超越相同技术节点易失性SRAM,4篇一作/通讯论文获得Nature Nanotechnology News Views专栏亮点推荐,超快存储相关的3篇系列工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撰文评价为范德华异质闪存速度突破的代表性工作。奖励信息:1.教育部U40,20242.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自然科学类,第二完成人),202
    • 2025.05.22
      教学管理办公室职员邮箱:liubing_fd@fudan.edu.cn地址: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环境楼301室
    • 2025.05.22
      研究方向: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教育背景:复旦大学本科(学士)、研究生(硕士、博士)工作、学术经历:2013年04月—至今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2009年02月—2013年04月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2005年07月—2009年02月 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2001年07月—2005年04月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获奖或荣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优秀导师(“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年会论文全国一等奖(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教育部优秀项目案例奖(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创新项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指导教师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优秀事迹)代表性成果: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复旦大学优质课程《智能硬件创新与创业》“芯”路丛书之《处处留芯——集成电路的应用》教材《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原理与实践》)指导学生获得包括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主持《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兼中国创造学会青委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教发中心
    • 2025.05.22
      研究方向:1、高可靠智能算法及其专用加速芯片2、面向AI数据中心的低温(77K)大算力芯片3、智能医疗微系统芯片教育背景: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导师:曾晓洋教授)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国),电子工程,联合培养博士(导师:Prof. Mehdi Tahoori)工作学术经历:2024年09月 - 至今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青年研究员2022年02月 - 2024年08月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人才称号:上海市浦江人才2022学术兼职: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委会执行委员《智能安全》青年编委(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办)《宇航学报》青年编委(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代表性成果[1] Yan Li, Chao Chen, Xu Cheng, Jun Han, and Xiaoyang Zeng, “DMBF: Design Metrics Balancing Framework for Soft-Error-Tolerant Digital Circuits Through Bayesian 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