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概况  教师名录
    • 教师名录

    • 2025.05.21
      简要介绍 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1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200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科院微电子所获得硕士学位,2020年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电子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1年在比利时欧洲微电子中心IMEC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2015年先后在北京希格玛微电子和戴乐格半导体等公司担任模拟设计工程师。 主要从事基于CMOS/BCD、氮化镓(GaN) 等工艺的模拟/功率集成电路设计,包括DC-DC converter, AC-DC converter, LDO 等。以第一作者多次在集成电路顶级国际会议ISSCC和旗舰期刊JSSC上发表论文,并担任JSSC和功率电子领域的旗舰期刊TPEL等的审稿人。课题组每年招收1-2名博士后,1-2名博士生,硕士生若干名,欢迎有志于模拟/功率集成电路研究与设计、勇于创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加入。请发个人简历至我的邮箱联系。代表成果:[1] Yingping Chen, et al., “A 384-Chan
    • 2025.05.21
      简要介绍 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复旦大学相辉学者(青年),国家和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2024年至今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2021年-2024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合作导师:Prof. Ramamoorthy Ramesh2020年-2021年日本东京大学, 博士后。合作导师:Prof. Satoru Nakatsuji2015年-2020年清华大学,博士,导师:潘峰教授/宋成教授2011年-2015年清华大学,学士。研究内容:基于自旋的新型存储与计算(1)反铁磁自旋电子学(2)多铁自旋电子学。迄今在高影响力国际学术期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Nature、Nat. Mater. (3)、Nat. Electron.、Phys. Rev. Letts.、Nat. Commun.等。课题组长期招收博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共同学习与进步。代表成果:[1] X. Huang# , X. Chen#,*(通讯作者), Y. Li# , J. Mangeri# , H. Zhang
    • 2025.05.21
      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计算模拟与设计缺陷和掺杂,缺陷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方法发展电子器件的原子级仿真方法和TCAD软件、辐照效应和可靠性物理新型多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背景:复旦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工作、学术经历:2021年03月–至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员2019年07月–2021年02月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研究员2013年07月–2019年06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2009年07月–2013年06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研究员2016年06月–2016年09月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2011年05月–2013年05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获奖或荣誉: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第二完成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青年奖(2017)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5,第二完成人)人才称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9,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7)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2016)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015)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4)代表性成果:[1] Menglin Huang, Z
    • 2025.05.21
      研究方向:集成电路新原理器件设计与先进CMOS工艺新型存储器件与存算一体技术柔性电子器件与可穿戴技术集成电路先进互连与三维集成技术教育背景: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研究生学术经历:2019年11月-至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2014年10月-2019年11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研究员2012年07月-2014年08月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研发经理2010年07月-2010年11月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访问学者荣誉称号:2021,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2021,复旦大学“五四奖章”2020,复旦大学卓越2025人才2020,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2019,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6,上海市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晨光计划”主持承担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上海市科技行动计划项目代表性论文:[1]J. Meng, T. Wang, H. Zhu, L. Ji, W. Bao, P. Zhou, L. Chen(陈琳), Q.-Q. Sun, and D. W.
    • 2025.05.21
      简要介绍陈迟晓,复旦大学副研究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0年,2015年分别获得复旦大学微电子学士和博士学位,本科期间在美国UC Davis大学交流一年,攻读博士期间获得ISSCC STGA奖,复旦大学优秀博士研究奖。2016—2018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开展博士后研究。2019年起,加入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专用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转入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面向AI芯片的算法-电路-架构协同设计、感存算一体电路与架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开源EDA方法,Chiplet异质异构集成。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多篇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论文,包括DAC、ESSCIRC、ASP-DAC、ISCAS、GLSVLSI、MWSCAS、AICAS、IEEE TCAS-I/II、IEEE JETCAS等。教科研研之余积极推动半导体领域科普,是知名半导体公众号“矽说”的共同创始人与主笔。代表成果[1] B. Yu, C. Chen, et al., “A 14-bit 200-MS/s time-interlea
    • 2025.05.21
      专职辅导员电话:(021)51355286邮箱:caohaoyi@fudan.edu.cn地址: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微电子学院院办楼1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