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概况  教师名录
    • 教师名录

    • 2025.05.22
    • 2025.05.22
      简要介绍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获博士学位,曾担任中科院课题组组长。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感知计算融合芯片、深低温集成电路和新型激光雷达等,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十余项,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的关键芯片研发任务,近三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DAC、CICC、ASSCC、Nature子刊、IEEE TCAS-I、TCAS-II等会议/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曾在我国多项航天遥感重大型号卫星及元器件项目中担任副主任设计师或主管设计师,独立研制几十款高性能传感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在风云四号、天宫二号、环境卫星、海洋卫星等载荷中成功在轨应用,指导的研究生曾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 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足,流片机会较多,每年招收博士生1-2名,不定期招收博士后,欢迎对前沿技术充满好奇心的同学加入!代表成果[1] Bu Chen#, Zhangcheng Huang#*, Qi Zheng, Weiyi Tang, Jingyi Wang, Hankun Lv, C
    • 2025.05.22
    • 2025.05.22
      无线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WiCAS)Wireless Integrated Circuit and System LabMS/PhD/Postdoc positions open!现招收品学兼优、勇于创新的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欢迎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算法、射频/模拟/数字IC、天线、智能系统研究的同学加入。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与工业界接轨的设计理念,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和帮助优秀学生提供工业界实习机会。WiCAS课题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增强无线集成电路、算法与系统AI for Wireless (AI4W)先进CMOS工艺上的高性能收发机架构与芯片设计应用于智能传感器和5G/6G通讯的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面向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应用的无线SoC芯片与算法一体化微系统教育背景: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工作经历:2015年-至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2015年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 ,英特尔研究院(Intel Labs)主管研究科学家主要成果及荣誉:IEEE 高级会员累
    • 2025.05.21
      本人的研究组以人机融合智能系统与大算力芯片架构为科研目标,同时面向5G边缘计算的智能、安全应用开展RISC-V等开源芯片技术的产学研合作。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人们必须探索通过更加合理的人机关系来增强人机作为协同系统完成指定任务、改造环境的能力。芯片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如何让芯片具有智能,如何让芯片在人机融合智能系统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是当前亟待研究的前沿性课题。随着大模型的出现,智能系统又发生了新的飞跃,而大模型的部署对芯片算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极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瞄准大算力芯片,开展其计算、存储、互连架构的前沿探索。另外,硬件架构感知的算法映射与编译优化也是发挥大算力芯片效能的关键技术。开源芯片是未来芯片设计行业的重要趋势,它将带来芯片设计方法学和芯片产业生态链的革命性变化,从而有效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产教融合的开源实践项目将成为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欢迎有志于探索科学问题、从事技术创新和锻炼工程实践能力的同学加入!招收有微电子、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等相关背景的硕士生、博士生、科研助理、博
    • 2025.05.21
      教育和工作背景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东南大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东南大学,学士研究方向通信基带信号处理及VLSI实现毫米波通信系统设计发表论文[1] Ziyu Guo, Weizhen Wang, Xiaodong Wang, Xiaoyang Zeng, “Hardware-efficient beamspace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or for unequal-sized subarray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Express Briefs, vol. 69, no. 3, pp. 1044-1048, 2022.[2] Ziyu Guo, Xiaodong Wang, Xiaoyang Zeng, Unambiguous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for improved scanning efficiency in subarray-based hyb
    • 2025.05.21
      学术经历:2019年10月-至今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2014年10月-2019年09月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2010年04月-2014年09月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助理研究员2009年04月-2010年03月 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讲师教育背景:早稻田大学博士复旦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学士研究方向:视频编码:VPU处理器、视频图像编码算法研究与芯片设计图像处理:ISP处理器、十亿级像素计算成像系统研究机器学习:NPU处理器、人工智能算法与芯片架构研究计算技术:异构计算系统、云计算系统、近存计算系统荣誉称号: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钱江特聘专家浙江省在沪人才联合会理事Alibaba Research Fellow复旦大学卓越2025计划入选者上海市科技行动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负责人IBM Faculty Award
    • 2025.05.21
      研究方向:硅基光电子集成与设计、光子存储与计算新型低维光电集成器件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件教育背景:2009年9月-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2005年9与-2009年7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学士学术经历:2020年1月-至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9月-2020年1月牛津大学,材料系,博士后2013年1月-2014年9月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访问学者发表论文:[1] Cheng, Z.; Ríos, C.; Youngblood, N.; Wright, C. D.; Pernice, W. H. P.; Bhaskaran, H.*, Device-level photonic memories and logic applications using phase-change materials. Adv Mater 2018, 30(32), 1802435. [2] Cheng, Z.; Ríos, C.; Pernice, W. H. P.; Wright, C. D.; Bhaskaran, H.*,
    • 2025.05.21
      研究方向:高能效系统芯片(SoC)中的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主要包括:1.高能效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2.信息安全领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3.全定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方法学研究教育背景:University College Cork, Ireland,微电子学,博士学术经历:2016年12月-至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研究员2009年07月-2016年12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助理研究员
    • 2025.05.21
      研究方向:1.低功耗电源管理芯片,开关电感、开关电容及混合型DC-DC电压转换器Power management circuits and systems,switch mode, switched-capacitor and hybrid DC-DC power converters2.振动能/太阳能/热能/无线等能量收集芯片Piezoelectric/photovoltaic/thermoelectric/RF etc. energy harvesting chips3.无线充电技术,隔离电源技术,AC-DC整流器Wireless power transfer, Isolation power management and AC-DC rectifiers4.高能效GaN驱动芯片,LED驱动芯片High efficiency GaN drivers,LED drivers教育背景:2011年09月-2018年06月 澳门大学, 电机及电脑工程, 硕士、博士2017年03月-2017年09月 香港科技大学, Integrated Power Electronics Lab 访问交流2